弄明白这十大原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三)
来源:金投手
经济民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2.23万亿,人均GDP为8643美元。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美国的63%的情况下,人均GDP却只有美国的14.5%,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这就引出了曼昆经济学的第八条原理: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曼昆对此解释为:“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在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差别。”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生产率状况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GDP,就必须提高生产率。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由以下五种: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3、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
5、自然条件(地质、资源、气候等)。
注意,生产率的提高,一定要在诸要素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不能仅偏重其中一项。
以IT产业为例。目前来看,IT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对于社会进步有着变革性的推动意义,但只有当商业实践余竞争发生变化并于IT结合后,这种推动作用才会发生。
20世纪80年代,虽然IT产业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新浪潮,但对其持怀疑态度的人仍不在少数,特别是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索洛,以及他所提出的“生产率悖论”。索洛说:“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时代,只有生产率统计除外”。
在索洛看来,信息技术革命似乎只是在投入上斥以巨资,但产出绩效并不显著。后来,麦肯锡公司对90年代这十年间生产率增长情况进行研究后才发现,尽管IT的应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竞争的不断加剧”才是II技术成为“国家之重器”的最关键的催化剂。
货币供给变动会影响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所以一国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一定会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目前,世界各国都是用纸币来执行贵金属黄金座位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如果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超过了发行纸币所标明的价值量,纸币价值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1948年冬天,上海街头的流浪汉们把讨来的钱做成纸墙,抵御寒风。因为要买一大张纸糊窗户,需要用一车的钱,那不如用钱直接做成墙。这种荒唐之举,正是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大量超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并最终造成恶性通胀的结果。
但如果通胀不那么严重,或者在预期之内,可以控制,那就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比如减轻政府债务负担、增加企业利润等。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手段也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减少货币供给。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个货币现象”。既然央行没有把住货币投放的闸门,让更多货币流进了市场,那就要迅速堵住货币发行的关口。这是最直接的方法。
2、压缩总需求。一方面,压缩总需求可以用财政政策,如提高税收,减少个人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消费需求,减少企业税后利润与投资需求,同时还能减少财政购买支出,提高汇率,压缩国外需求。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压缩总需求,如提高利率,把部分需求转化为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公开市场卖出债券等。这些手段都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1958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年~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三)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失业率较高,货币工资增长率会降低,甚至变为负数。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期,通胀率较低,反之则经济繁荣,工资物价都高,通胀率也就高。
曼昆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很好地说明了失业、通胀二者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此消彼长,但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
经济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复杂的学科,它既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又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一国的发展。我们用三篇文章介绍的曼昆十大经济原理,只是经济学的敲门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身边的事、身边的新闻看起,逐步接触让你越学越睿智的经济学。
最后,引用社会历史学家爱德蒙·伯克的名言作为结语: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