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来源:CCTV致富经
消费金融
一到月初,小编的朋友圈都会出现一片哀嚎,因为过几天就到了剁手党不得不面对的“黑洞”——还款日了。每到这个时候,就会看到很多朋友化身成为“人生哲学家”纷纷思考一个人类共同的疑问,我的钱去哪了?我的钱又去哪了?我的钱到底去哪了?
提前透支,提前享乐
根据《年轻人消费报告》中显示,在中国近1.7亿人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成,即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使用花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将支付宝支付方式首选设为花呗的90后占比37.4%,80后占24.93%;只是80后和90后就占了“花呗”的半壁江山。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感觉,太诱人了。但爽归爽,钱,终归还是要还的。
于是,我们每个月最害怕还款日的到来,还完上个月的账,手中剩下的钱已经寥寥;于是又开始提前预支,恶性循环。汇丰银行也曾发布数据报告表示,90后的负债是月收入的18.5倍,人均负债12.79万元,在所有的信用消费贷款人群里,90后占比最高。可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依然以这样的消费方式过活,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
花呗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还记得多年前那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么?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还清房贷还住了一辈子大房子,而中国老太太一辈子都在存款买房,终于攒够钱买大房子住进去了,却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信用消费”的风气足足影响了几代人,从父母那一辈的信用卡透支到现在的“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唯品花”等等,大家都觉得提前透支就是提前享受,何乐不为?
首先,这种“信用消费”项目不需要繁琐的审核程序,只需要点点手指就可以一键就可以开通提前付款,还款周期时间又长,所以这种低门槛的提前购物享受模式吸引了一大批人。蚂蚁花呗官方数据也显示,“花呗”用户中近60%的人都没有用过信用卡。这让很多没有信用卡且暂时没有稳定收入的人群有了自己的透支额度,方便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其次,分期付款减少了每月还款压力。
但是,这背后最为“致命”的是,缺乏自控力的扭曲消费观。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毒鸡汤:“你舍不得买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质感的东西,是因为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它们。”大家仿佛都在将消费与身份、地位、品味挂钩。许多人一旦接受了这种“刺激消费”的设定,就出现了这种自己的收入匹配不上消费欲望的情况,贷款买口红、买相机、买奢侈品。在“花呗”“白条”“任性付”等,这种可以提前透支的加持下,很多人迅速“活成想要活成的样子,过上不将就的人生”。官方数据也显示,在大部分利用信用消费购买的商品中,女装、美妆护肤、女包女鞋等女性商品占比最大,达20%;零食饮料等食物类商品占比10%;而数码产品紧随其后。这种大风潮的影响下,“剁手”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吗?别闹了,怎么可能。现在,看看身边很多人已经不是“月光族”,而是“月欠族”。为了还款,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大有人在。“信用消费”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合理利用信用消费可以改善生活,应急周转,按时或者提前还款还可以提升信用值。但如果缺乏自控力,过度消费,则会深陷还款的恶性泥潭。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摆脱“信用消费”的奴役,努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合理消费呢?
喜欢是放肆,但克制才是人生赢家
A.做好“刚需”预算
朋友们,要拿起你的小本本,总结对比一下过往收支,做好每个月各项的刚需和非刚需预算。住房贷款或租房费是多少,伙食费是多少,生活用品是多少,而非刚需的消费又有多少?就像刚刚提到的有关于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其中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就是,贷款买房是刚需,而你买的东西是刚需么?月初做好预算之后,月底进行对比,看看究竟是哪一项超出了原来的预算,花得多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不仅能让你不断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为之后的规划理好头绪,还能建立良好的消费观。
B.制定存款目标
你希望每个月能攒下多少钱呢?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根本攒不下来钱。那在一开始制定目标的时候,就可以稍稍降低标准。试着每天拿10元塞入文件夹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储蓄习惯,不妨开设一个定期储蓄账户,毕竟活期账户里的钱总会因为意志不坚定而被花掉。
C.有空网购,不如多读书
划开手机看看你有多少的网购APP?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等APP充斥着你的手机界面。一有空就买买买,不如培养一些其他的爱好。你羡慕人家知识渊博出口成章,却不知你在买买买的时候,人家在低头读书充实自己。你羡慕人家身材标准穿衣好看,却不知你在买买买的时候,人家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所以,与其投入金钱和时间去网购,不如投资自己。
D.喜欢是放肆,但你要克制
今天双十一,明天双十二,眼花缭乱的商家文案和广告满天飞,你忍不住打开看两眼,“而我就看看,不买”这句话早就被晾在一边。于是又买了一些看似有用,其实放着落灰的东西。之前支付宝账单出炉时,有网友说:这一年,我的服饰类支出占总支出的80%,花了4万多块,可到头来却找不到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所以,请时刻提醒自己,每次购买东西的时候,尽量不要购买重复的商品。不要被“便宜和数量”所迷惑,应该更注重“必要和质量”。
啰嗦了这么多,小编想说的无非是“信用消费”不可怕,可怕的是扭曲的消费观和无休止的消费欲望。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但愿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在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最好的这肯定没错,但希望当这件东西咱负担不起的时候,你也能够大方潇洒地扔下一句:“不好意思,买不起。”
——————————————— 分享文章 ———————————————